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作者: 清代    纳兰性德
【采桑子】

冷香萦遍红桥梦,
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
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
肠断天涯。
暗损韶华,
一缕茶烟透碧纱。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lěng xiāng yíng biàn hóng qiáo mèng ,冷香萦遍红桥梦,
mèng jiào chéng jiā 。梦觉城笳。
yuè shàng táo huā ,月上桃花,
yǔ xiē chūn hán yàn zǐ jiā 。雨歇春寒燕子家。
kōng hóu bié hòu shuí néng gǔ ,箜篌别后谁能鼓,
cháng duàn tiān yá 。肠断天涯。
àn sǔn sháo huá ,暗损韶华,
yī lǚ chá yān tòu bì shā 。一缕茶烟透碧纱。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作者: 纳兰性德

简介 诗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译文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清冷的花香浸透红桥上,多情人的旧梦,风停雨歇,一地残落的桃花润染着如水的月色,城楼上笳声隐隐传来,帘栊问燕子静静地栖息。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一别之后,箜篌空悬,等不到再能弹奏起的人,不禁黯然神伤。青春匆匆逝去。一缕苦涩的荼烟钻透碧纱。那是你散不去的思念么?

1、纳兰容若著纳兰词凡尘最美的情花:文汇出版社,2014.12:第340页
2、(清)纳兰性德,子艮著,纳兰词前碎一地的残香与叹息:万卷出版公司,,2012.07:第151页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注释

冷香萦(yíng)遍红桥梦,梦觉城笳(jiā)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
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冷香:指清香之花气。
红桥:桥名,在汀苏扬州,明崇帧时建。
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kōng)(hóu)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箜篌:古代一种拨弦乐器名。
又分竖箜篌与卧箜篌两种。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暗损韶华:谓美好的青春年华暗暗地消耗了。
韶华:美好的光阴,比喻青年时期。
碧纱:绿纱灯罩。

1、纳兰容若著纳兰词凡尘最美的情花:文汇出版社,2014.12:第340页
2、(清)纳兰性德,子艮著,纳兰词前碎一地的残香与叹息:万卷出版公司,,2012.07:第151页
展开查看所有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赏析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这是一首伤离念远之作。

  上片主要写景,描写春夜。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这两句写梦中与心爱的她在清香弥漫的红桥上相伴,而梦醒后却听到城头传来的胡茄呜口囡的悲呜。面对着萧萧雨夜,再也无法入眠,而雨声和着凄凉的乐曲声,更增添了几多愁结。词人用白描的手法,写春夜的景色,简练而贴切。词中虽未言愁,但愁却更深。

  下片主要抒情,写别后的怀念。 “箜篌别后谁能鼓”,自从分别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为词人弹奏一曲。箜篌空悬,睹物思人,黯然神伤。而令人肠断者,不是无人会弹箜篌,而是怀念伊人远隔天涯。在相思的煎熬中,把美好的青春年华都逐渐消耗掉了,只留下那一缕茶烟透着碧纱。这种孤苦的情怀,词人又能向谁诉说,也只能把它诉诸笔端了。

  通读全词,词人用白描的手法,写春夜的景色,简练不失贴切,又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夜色正浓时,无法逃避的怀念,烘托出春夜寂寥,人心寂寥的词意。

1、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编金瓶梅研究第1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7:第22页

相关推荐

  • 纳兰性德
  •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