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

张九龄

所属朝代:唐代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的诗词作品

  •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唐代 · 张九龄

    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
    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 临泛东湖(时任洪州)

    唐代 · 张九龄

    郡庭日休暇,湖曲邀胜践。乐职在中和,灵心挹上善。
    乘流坐清旷,举目眺悠缅。林与西山重,云因北风卷。
    晶明画不逮,阴影镜无辨。晚秀复芬敷,秋光更遥衍。
    万族纷可佳,一游岂能展。羁孤忝邦牧,顾己非时选。
    梁公世不容,长孺心亦褊。永念出笼絷,常思退疲蹇。
    岁徂风露严,日恐兰苕剪。佳辰不可得,良会何其鲜。
    罢兴还江城,闭关聊自遣。

  • 三月三日登龙山

    唐代 · 张九龄

    【三月三日登龙山】

    伊川与灞津,
    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
    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
    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
    聊将偶俗尘。

  • 登城楼望西山作

    唐代 · 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唐代 · 张九龄

    魏武中流处,轩皇问道回。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
    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
    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代 · 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 商洛山行怀古

    唐代 · 张九龄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
    泌泉空活活,樵臾独皤皤。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
    盛明今在运,吾道竟如何。

  •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唐代 · 张九龄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 将发还乡示诸弟

    唐代 · 张九龄

    岁阳亦颓止,林意日萧摵。云胡当此时,缅迈复为客。
    至爱孰能舍,名义来相迫。负德良不赀,输诚靡所惜。
    一木逢厦构,纤尘愿山益。无力主君恩,宁利客卿璧。
    去去荣归养,怃然叹行役。

  • 登荆州城楼

    唐代 · 张九龄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