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

李颀

所属朝代:唐代

李颀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的诗词作品

  • 送魏万之京

    唐代 · 李颀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唐代 · 李颀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 送司农崔丞

    唐代 · 李颀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
    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
    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词人洞箫赋,公子鵕鸃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 寄万齐融

    唐代 · 李颀

    名高不择仕,委世随虚舟。小邑常叹屈,故乡行可游。
    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
    摇巾北林夕,把菊东山秋。对酒池云满,向家湖水流。
    岸阴止鸣鹄,山色映潜虬。靡靡俗中理,萧萧川上幽。
    昔年至吴郡,常隐临江楼。我有一书札,因之芳杜洲。

  •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唐代 ·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沈通:沉)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

  • 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唐代 · 李颀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

    唐代 · 李颀

    洛中高士日沉冥,手自灌园方带经。王湛床头见周易,
    长康传里好丹青。鹖冠葛屦无名位,博弈赋诗聊遣意。
    清言只到卫家儿,用笔能夸钟太尉。东篱二月种兰荪,
    穷巷人稀鸟雀喧。闻道郎官问生事,肯令鬓发老柴门。

  •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

    唐代 · 李颀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 崔五六图屏风各赋一物得乌孙佩刀

    唐代 · 李颀

    乌孙腰间佩两刀,刃可吹毛锦为带。握中枕宿穹庐室,
    马上割飞翳螉塞。执之魍魉谁能前,气凛清风沙漠边。
    磨用阴山一片玉,洗将胡地独流泉。主人屏风写奇状,
    铁鞘金镮俨相向。回头瞪目时一看,使予心在江湖上。

  • 杂曲歌辞。缓歌行

    唐代 · 李颀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
    朝将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男儿立身须自强,
    十五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
    长安陌上退朝归。五侯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