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及其影响

中华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自西汉末年开始,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鼎立,为国家的分裂埋下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随后,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南北分立的局面,其中分裂局势的长期存在也对中华大地带来了巨大的混乱和战乱。这一时期的政治割据、经济困顿以及文化的交织流动,都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公元220年 - 280年】

【曹魏:公元220年 - 265年】

【蜀汉:公元221年 - 263年】

【东吴:公元229年 - 280年】

这里曹魏、蜀汉、东吴都是后世的称号,称曹魏是为了区别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东魏和西魏,称蜀汉是为了区别于西汉和东汉,称东吴是因为吴国位于魏、汉之东。

实际上,三国在220年以前已经形成,但在历史上仍然属于东汉时期,所以三国的起始时间以君主称帝算起。那东吴君主孙权称帝为什么远远晚于曹魏和蜀汉呢?这是因为孙权在221年为了全力应对刘备因关羽死而伐吴的情况下,向魏国称臣,被魏封为吴王,直到229年时机成熟才称帝。

蜀汉在263年被曹魏所灭,而曹魏和东吴却不是对方所亡,而都是被司马家所灭。司马懿自魏明帝死后逐渐掌握大权,司马懿死后其弟司马昭继续掌权,进而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典故。

在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位,曹魏灭亡,晋朝建立。这一幕让人想起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命运终究有轮回。

东吴反倒是三国中国祚最久的,直到280年才被晋武帝所灭。

中华简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及其影响【两晋南北朝:公元265年 - 589年】

【西晋:公元265年 - 316年】

【东晋:公元317年 - 420年】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 - 439年】

【南朝:公元420年 - 589年】

【北朝:公元439年 - 581年】

【概述】

两晋南北朝共计300余年,前前后后涉及国家三十余个,关系错综复杂,无法割裂,所以历史上往往把这段时期合并来看。

简单来说,西晋篡曹魏立国,亡国后晋室支裔在建康称帝,东晋立,此期间五胡开始在北方开启战乱。

东晋后来被大臣篡国,改国号为宋,南朝时期开始。南朝是宋、齐、梁、陈四朝的统称,四朝均是大臣篡国自立,是取代关系。

而北方后来被北魏统一,北朝时期开始。北魏后因内乱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又被大臣篡国改号为齐(为与南朝齐国区分,史称北齐),西魏也被大臣篡国改号为周(史称北周),周又灭齐重新统一北方。北方从北魏到北周时期的五个朝代统称为北朝。

南北朝历经九个朝代,南北双方基本以淮河为界长期对峙,所以历史上称作南北朝。北朝时期的结束是从北周臣杨坚篡北周改号为隋算起,后来隋又南下灭陈统一全国,南北朝时期才算正式结束。

【西晋】

晋武帝于280年灭吴后统一了全国,国家人民逐渐从战乱中恢复。晋武帝死后,晋惠帝即位,他昏庸无能,历史上著名的那句“何不食肉糜”就出自晋惠帝之口。晋惠帝期间政治败坏,发生了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从而引起了后来一百多年的五胡乱华,给当时的中国造成极大灾难。后来晋愍帝于317年被害,西晋宣告灭亡。镇守建康(今南京)的晋宗室琅琊王司马睿被拥立为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史书称晋武帝至晋愍帝这段时期为西晋,因为西晋先后在洛阳和长安定都,都是在建康的西边。

关于五胡十六国的情况,傅乐成在《中国通史》里讲得很全面:

【五胡】

【十六国】

【东晋】

晋室东渡后,曾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试图收复中原,但大都失败而归。不过还是有一些战役取得了胜利,如从小“闻鸡起舞”的祖逖收复河南,桓温在淝水之战击溃前秦等,都非常振奋人心。由于东晋国力不强,加之政治昏暗,这些胜利没有让国家更加强大,就像一两颗石子投进滚滚长河中,只能掀起一点波澜,但长河依然奔流不息。东晋愈加衰弱,终于在420年,晋大臣刘裕篡晋自立,国号宋,南北朝时代开始。

【南北朝】

北魏拓跋氏于398年建国,于439年灭掉“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国家北凉,北方自此完全被北魏统一,北朝时代开始(还有一种说法,北朝是从北魏建国即398年开始)。南朝宋国初期,轻徭薄赋、澄清吏治,国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此后与魏在数年间又发生了多次战争,但大都以魏取胜告终。于是南朝的武力益趋不振,北强南弱的局面于焉告成。南朝由于继承了自东晋以来的世族把控政治权位的局面,皇室对国家的掌控力始终不强,一旦出现昏庸的帝王,就很容易被世族赶下台。

479年,宋臣萧道成篡宋自立,改号为齐(史称南齐)。

502年,齐臣萧衍篡齐自立,改号为梁。在数十年间,梁和北魏打了数次战争,互有胜负,而鲜卑人建立的北魏也开始大规模的汉化。

534年,北魏内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建都在邺和长安。

550年,东魏皇帝被迫“禅让”,高洋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南北齐没有在同一时间并立过,这点读者需要注意。

557年,西魏皇帝被迫“禅让”,宇文觉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而南梁由于经历了东魏降将侯景之乱,国家也残破不堪,陈霸先在同年废梁敬帝自立,改国号为陈。

在北周、北齐、南陈并立的这段时间内,北齐国弱。柿子挑软的捏,先是南陈北伐,取得部分土地;后来北周伐齐,于577年灭掉了北齐,北方再次被统一。

此时北周势大,而陈被周击溃主力部队后只能划江自保,情势危急。但由于北周后来的几任皇帝荒乱,无暇南伐,南陈得以残喘。

北周于581年被丞相杨坚篡国,杨坚改国号为隋,由鲜卑人建立的北朝时期结束,北方重新又被汉人掌控。

南陈在589年被隋灭国,南朝时期结束。中国历经300余年的战乱,终于又进入了大一统的时期。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