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汉王朝的权贵之间,猜忌与阴谋随处可见。霍光之子、霍去病之孙满门被抄斩,这一事件更加加剧了朝廷的紧张气氛。权利的争斗使得人心惶惶,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在这个朝代,背叛与胜者为王的规则凌驾于一切之上。
霍光乃冠军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奈何霍去病年纪轻轻就病逝。但是霍光也争气,能力超强,朝廷大小事都能搞定。正因为霍光能力强,所以他权倾朝野,这一点汉宣帝也是清楚的,所以对其也极为忌惮。但好在霍光忠心耿耿,并没有造反之心,只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快感。所以君臣相安无事,大汉朝也平平安安,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霍光却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他对后人的安排不妥。霍光生前对后人的能力预见不足,以为能够像他一样在朝廷中有立足之地。他也没有预见到汉宣帝在他死后并没有善待他的家人。
朝廷上下只是佩服霍光,对他的儿子霍禹却并不怎么待见。霍禹也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威势,更没有霍光那样的权力气魄。霍光一个眼神就可以让群臣胆怯,这一点霍禹是学不来的,他也未能遗传到其父这样的本事。
霍去病、霍光都有威慑天下的能力,但奈何后人不振。
汉宣帝也不是吃素的,他在位时,国力最为强盛,而且他与汉高、汉武齐名。
霍光生前,汉宣帝对其隐忍尊敬,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知道霍光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霍家的势力在朝廷是盘根错节,根植很深。内有霍光的文臣,外有霍去病留下的武将,所以汉宣帝怎么敢动霍光。
霍光年老去世,汉宣帝对其也是风光大葬,黄肠题凑、金银珠宝,享受着皇帝般的葬礼。而且后世皇帝对霍光也极为尊敬,一直对霍光有祭祀。
但是汉宣帝也摆明了一个态度,我敬的是霍光,而不是你们霍家人。
所以在霍光去世后,汉宣帝动手了。他消去了霍禹的兵权,身为大司马却没有兵权,你说憋屈不?
不仅如此,那些与霍家走得比较近的朝廷官员也陆续外放,不让他们集中到一起。汉宣帝这是要将霍家留在朝廷中的关系全部瓦解。
看着自己的那些党羽被汉宣帝逐一解除,霍禹同霍山、霍云等经常在一起抱头痛哭,他们没有想到,霍光去世后,汉宣帝对他们是步步紧逼,毫不手软。
这霍山、霍云是谁?
《史记》说霍去病唯一儿子霍嬗早夭,所以绝后。后来有人就说霍山、霍云其实乃霍光之孙,是霍光看霍去病无后,所以就将两个孙子过继给了霍去病,让其祭祀霍去病。
但是现在有专家查证各种历史资料,特别是汉朝当时的文字资料,证实霍山、霍云却为霍去病之孙。
霍禹和霍云、霍山经常在一起,霍禹还算有一些头脑,毕竟在官场混了这么久。但是霍云和霍山却是纨绔子弟,将其祖父霍去病的英名都败光了。特别是霍云,在霍光尚在时,连朝谒时都敢请假不去,你说皇帝气不?连霍光都不敢这么干。
看着皇帝对霍家步步为营的紧逼,霍家人其实是挺害怕的,也低调了很多,但是汉宣帝依然不肯放权给霍家人,将霍家人手上的权力逐一收回。
特别是霍光的妻子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够当上皇后,所以毒杀了许皇后,这一事件在霍光死后败露,也可能是霍光死后才敢揭露,当然也可能是汉宣帝使的一项计策。总之,此后霍家人更是胆颤心惊,随时担心被砍掉脑袋。
后来霍云的舅舅又去结交那些诸侯王,这可是皇帝的大忌呀!真是没有政治脑袋,或者说只有拎鸡的力气却想打老虎。霍云的舅舅就被问罪关了起来,这一下就祸及霍云和霍山,他俩也被解职回家。当然了,霍云的舅舅结交诸侯王,可能真实目的也不简单。
其实这个时候霍家人只要老老实实地呆着,或者申请回老家,就这样躺平,汉宣帝也并不会拿他们怎么样,特别是霍云和霍山。但是先人的荣光让他们选择了困难模式,他们居然想谋反,立霍禹为帝。他们的野心比霍光还大呀,霍光只是换了一个皇帝,他们居然想取而代之,而且其能力比霍光还差了一大截。
仅仅还是一个计划,并没有发作,而且后来霍云也被汉宣帝外派到了玄菟郡做太守,就是现在的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地区,地域也极为辽阔。但是这时他们的计划却被泄露了,泄露他们谋反计划的,正是霍光的一名女婿。如果计划不被泄露,这个计划也很可能胎死腹中,因为他们确实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汉宣帝早就对霍家不满了,这一下算是抓到了把柄,这还了得!容不得霍家人的辩解,他们就被满门抄斩,除了那名泄密的女婿。而且城内与霍家有联系的人家也未能幸免,治罪者甚多,据说有数千家人被族灭!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汉宣帝都没有放过。
霍家人也算是刚烈吧,霍山、霍云自杀,霍禹被腰斩,霍光女儿霍成君被废除后也在12年后自杀。可怜霍去病、霍光一世英名,却未曾想后人全部被杀!
不过汉宣帝对霍光确实尊敬有加,他后人的谋反并未连累到他,他的坟墓依然保存完好,不仅如此,后来还增加人手为其守墓。汉平帝时期,还封了霍光堂弟的一名曾孙为霍光祭祀。
只是可怜霍去病、霍光,其后人全部被斩或自杀,真的是绝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