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扬州梦:探寻著名诗人杜牧忏悔之因。您了解吗?

《十年一觉扬州梦:探寻著名诗人杜牧忏悔之因》是一部旨在揭示著名诗人杜牧内心世界的文献性作品。通过研究杜牧诗作,我们发现在他的才情与成就之外,却也隐藏着一段内心的忏悔。十年的沉思与思考让他的心灵历经沧桑,而扬州梦则成为他忏悔的源头。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杜牧忏悔的原因,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诗人内心的寻求与思考。

杜牧,字牧之,唐朝著名诗人,他与李商隐齐名,为了区别李白、杜甫的“李杜”,人们称他俩为“小李杜”。十年一觉扬州梦:探寻著名诗人杜牧忏悔之因。您了解吗?

唐人习惯于按照家族中的排行称谓,就像杜甫人称“杜二”,李白人称“李十二”,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刘十九”是指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而刘禹锡呢,在家族中排行二十八,人称他为“刘二十八”。杜牧在他们家族中排行十三,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杜十三”。

杜牧在晚年的时候,回到都城长安担任中书舍人一职,他重新整修了祖传的樊川别墅,在公务闲暇之余,他经常在别墅里以文会友,举办文艺沙龙,因此后世称他“杜樊川”,他的作品集也命名为《樊川文集》。

杜牧出身于当时著名的名门望族之一:京兆杜氏,这个家族多有名呢?当时有一句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说,长安城南的韦氏与杜氏这两个世家大族,人才济济,权势倾天,达到离天(皇家)只有一尺半的高度了。

杜牧的祖父杜佑曾担任过朝廷的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是一位朝廷命官。在这样显赫的家庭里长大的杜牧,性格刚强直率、风流潇洒、不拘小节,不屑于阿臾逢迎。

书香门第的家风让杜牧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自负有经略之才,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关心军事和政治,他专门研究了《孙子兵法》之后,写出了十三篇的《孙子兵法》注解,二十三岁时写出了让他名垂千古的《阿房宫赋》,这些文章让杜牧名声鹊起。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二十六岁的杜牧如愿以偿的进士及第,成绩名列第五,顺利地进入了官宦队伍。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看中,邀请他来到扬州,推荐授予他推官一职,不久又转为淮南节度使的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成为牛僧孺的得力手下。

在唐朝时期,扬州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凭借大运河的漕运之利,扬州富甲江南,成为仅次于首都长安的全国第二大都市。扬州的富裕和繁华使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也相形见绌,排名只能位于扬州之后,当时有一个说法“扬一益二”,这个“益”就是指的成都。

富裕繁华的城市夜生活肯定很丰富,扬州也不例外,扬州的青楼歌舞名声在外,是风花雪月的天堂,吸引着文人雅士们聚集到扬州,数量占据了全国的一半,据《旧唐书》记载:“天下文士,半集维扬”。他们流连于扬州的湖光水色,陶醉于淮扬的美食佳肴,沉浸于曼妙的青楼歌舞。

“男人三十一枝花”,三十一岁的杜牧年轻英俊、风流潇洒、精力旺盛,每天下班之后,就经常独自一个人去逛青楼。英俊潇洒的仪表、幽默诙谐的谈吐,让他成为无数美女佳人最受欢迎的那一位。

杜牧的一些诗真实地记录了他和那些青楼女子的艳遇:“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描绘一位绝美的青楼少女;“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这是一番缠绵之后的安慰;“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一首别有新意的赠别诗。

淮南节度使牛僧儒非常赏识杜牧,他得知杜牧的这个嗜好之后,也不劝阻。为了保护杜牧的人身安全,爱才心切的牛僧儒秘密地安排了三十名便衣士兵,让他们在暗中轮流保护杜牧,并把他每晚的行踪记录下来,报给牛僧儒。

这样风流潇洒的日子持续了两年,杜牧放浪形骸、沉迷于声色,青楼的歌女们都知道了杜牧薄情负心的名声。

大和九年,杜牧晋升为监察御史,要到长安任职。临行前,牛僧儒亲自为他设宴饯行。在酒酣耳热之际,牛僧儒语重心长地劝说杜牧道:“在京城可不比在地方,行为要检点一些,不要到处拈花惹草,以免让政敌抓住把柄。”

杜牧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没有回答。

牛僧儒见杜牧很不服气,就微微一笑很倾城,他让仆人拿出一个木头匣子,递给了杜牧。杜牧打开匣子一看,里面全都是一些小纸条,记录着某月某日杜牧晚上在某地的行踪报告。

杜牧明白了,领导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行踪,却一声不吭地秘密保护他,对于牛僧儒的良苦用心,杜牧很受感动,他听取了牛僧儒的劝告,在回到长安之后,杜牧的生活检点了很多。

会昌二年(842年),由于陷入了“牛李党争”,杜牧被外放为黄州刺史,成为一名封疆大吏。此时杜牧已经是四十岁的中年人了,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到了这个年纪,杜牧成熟稳重,什么事情都看明白了,心中也没有什么可疑惑的了。他回忆起十年前在扬州的荒唐岁月,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为了排遣自己感慨的情怀,杜牧写出了一首流传广泛的诗: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的意思是,落魄困顿于江湖,整日饮酒作乐,放纵而行,揽着美人的细腰,醉看她们轻盈的歌舞。在扬州的十年好像是做了一场大梦,只是赢得在青楼间薄情负心的声名。

诗的前两句回忆了杜牧往昔蹉跎时日、沉迷酒色的生活状况,“楚腰纤细掌中轻”这一句使用了“楚灵王好细腰”与“赵飞燕掌上舞”这两个典故,来夸赞扬州青楼女子的体态之美。

诗的后两句抒发了杜牧的感慨,“十年一觉扬州梦”,这一句中的“十年”和“一觉”时间对比鲜明,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悔恨、自责之心,展现了他因忏悔而欲将振作之意。

杜牧在扬州的十年,是他成长的十年,也是他忏悔的十年,是为荒唐的青春付出代价的十年。

青春是最宝贵的,莫让岁月空流,珍惜当下,才能不负韶华。《长歌行》一诗谆谆劝导人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岳飞在《满江红》一词里告诫人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愿所有的年轻人都能以杜牧为戒,活出自我、不枉青春、不负韶华。就像小说里的一句名言那样:“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