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为唐朝历史上仅有的一位女皇帝,她的统治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在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假设如果她是一位男人,唐朝历史又会走向何方?男性身份是否会改变历史进程,带来不同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风貌?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让我们一同探讨,描绘出一幅别样的唐朝历史画卷。

武则天祖上经商,是隋朝富豪之一。李渊起兵造反后,武则天爷爷、父亲大力资助李渊。
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喜爱。大业十三年(617年)出任太原留守。同年趁隋末动乱之时起兵于晋阳,联结突厥,示好李密,乘群雄争斗之机南下,直取长安,自领大丞相,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隋炀帝死后,李渊父子建立唐朝,年号武德。
称帝后,李渊命其子李世民等统兵,平定各地动乱和农民起义,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在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时,武则天祖辈、父辈慷慨大力资助,李渊、李世民领兵打仗时多次居住在武家。
隋朝被推翻,唐朝建立后,武则天祖上因“功”被封为贵族。因此,武则天虽为女孩,但是她出生在贵族家庭,天资聪颖,胆识过人,读书习文,才气不凡。
武则天被选入宫后,她的母亲为她担心,深宫高墙之内,毁掉了多少女人的一生。她的母亲为她的命运哭哭啼啼,但是武则天异常兴奋,非常高兴。她认为这是她的机会,是她命运的新起点转折点。武则天充满着希冀,因此,她高高兴兴心情激动的进入宫中。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是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众多女人中等级差不多最低的二十七世妇之一。
唐太宗后宫的女人等级划分和人数如下:
一,皇后:1人,后宫之首,掌管后宫,是皇帝的正妻。
二,四妃子(夫人):贵妃、德妃、淑妃、贤妃各一人,位在皇后之下、九嫔之上,秩正一品。
三.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等级位于皇后、妃子之下,在其他侍妾之上,秩正二品。
四,二十七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位于九嫔之下。武则天就是九位才人之一。
五,八十一御妻: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位于二十七世妇之下。
以上为唐太宗李世民后宫的女人等级划分和人数。总的来说,唐朝初期后宫佳丽根据等级划分,共分为皇后、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五个等级,共计一百二十二人。
后宫这122人是有等级有名分的女人。没有级别没有名分的宫女不计算在内。
武则天虽然名义上是唐太宗李世民后宫的女人,但是等级很低年龄也小,根本入不了李世民的法眼,所以只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实。
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一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李治在做太子时,经常出入皇宫,年龄也和武则天差不多。一来二去,太子李治与武则天渐生情愫,互生爱慕之心,因差着辈份,两人偷偷摸摸暗中来往,也不敢太放肆。太子李治再大但,也不敢和父亲的女人公开搞暧昧!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按后宫规矩没有子嗣的后宫女人都要出宫当尼姑,终生不能再嫁人。
太宗死后武则天也入感业寺为尼,当时武则天25岁了,唐高宗李治21岁。
唐高宗即位后,王皇后想利用武则天打击情敌加政敌萧淑妃,就建议高宗将武则天召回宫中并封为昭仪。
谁知武则天入宫后,深得李治宠爱。武则天确实与王皇后联手击垮了萧淑妃。萧淑妃倒台后被打入冷宫,这时候武则天就成了王皇后更历害的敌手。王皇后真是引狼入室,很快,两人因皇后位之争箭拔弩张,水火不能相容。
据野史记载,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高宗大怒,废掉王皇后并将其打入冷宫,武则天顺利坐上皇后位。
当上皇后,是武则天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迎来了她人生的高光时刻。
据史书记载: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武则天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皇后武则天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参预朝政。自此,武皇后(天后)与高宗并坐庙堂处理朝政。
武则天是女强人,又天生喜欢政治。虽然是女儿身,但是她极具政治智慧,又有超乎常人(包括男人)的政治眼光和谋略,武则天行为果敢,雷厉风行。她极具治国智慧的提出国家治理“十二”条措施(十二言事)。受到好评和拥戴。
高宗李治本来身体也不好,常常不上朝。这样,武则天以“天后”之尊的身份独领朝堂。武则天还逐渐拉拢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大臣。
正牌皇帝李治逐渐被边缘化了。武则天成为事实上行使皇帝职权的“实权人物”。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她以皇太后身份,于唐中宗、唐睿宗朝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建立武周,定都洛阳。
当朝期间,她开创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度;经济上采取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措施;军事上与吐蕃频繁交战,复安西四镇,平营州之乱,一度使后突厥归降。
武则天当政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百业兴旺,国强民富,国泰民安。是少有的盛世,为后来自己的孙子李隆基(唐玄宗)登基后,“开元盛世”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则天如果是男人,她的人生会少很多坎坷,治国理政也会少很多阻力和诽议。大唐盛世会早几十年到来,唐朝的历史都会改写!
但是,武则天执政期间,她为了削弱和打击敌对势力,她任用酷吏,贬逐老臣,也滥杀一些无辜。
晚年她豪奢专断,渐生弊政。尤其私生活广受诟病。男皇帝后宫女人成百上千,武则天做为女皇帝,身边虽然“男宠”不断,但远没有男皇帝的女人多。既便如此,不論正史和野史,都对她七、八十岁还离不开男人诽议很大。
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政变),拥立中宗复辟,迫使病重的武则天退位,并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享年八十二岁。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前后当政四十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她开创的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被认为是走向盛唐的重要环节。她多智略,兼涉文史,也颇有诗才。著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诗文(今已佚失)。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正式称帝的女皇帝。在男权悠久的历史时期,女人性别给她造成极大的从政压力和困难,正式称皇帝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千古一人。她的统治时期称为武周,正式称为周朝。
她在位期间有一些争议和批评,但有许多政绩值得肯定和赞扬。如果她是男人,男性皇帝定会有更大作为,或许唐朝历史都会改写。
武则天政绩主要如下:
1.建立了稳定的政权:武则天成功推翻了唐朝的政权,建立了武周。她通过巧妙的政治手段,平息了内乱和纷争,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权。
2.改革官制:武则天废除了唐朝的科举制度,实行了新的选拔制度,以能力选拔官员,减少了贵族的特权,提高了政府效率。
3.官员选拔与教育改革:她在政府中推行了公开选拔官员的制度,聘请了具有才能的官员来担任重要职位。同时,她还开设了学校,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4.修筑水利工程: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和灌溉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5.发展文化艺术:她提拔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她本人也非常热爱文学艺术,自己也亲自作诗。
6.扩大国土和外交:在外交方面,武则天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外交手段,成功地与周边国家保持了和平关系,并扩大了中国的领土。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武则天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但她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改革,使得武周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开明的时代。为后来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直到如今,国外有很多华人居住的地方仍然称做“唐人街”或“唐人区”。
唐人街、唐人区的由来就是与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有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盛的一个朝代,对外交往频繁,许多国家如日本等都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来学习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军事和管理等。因此,国外往往称中国人为“唐人”,而“唐”也成为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的代称。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外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这个称呼体现了华人社区的历史和文化情结。唐人街最早出现在日本,称为“大唐街”,而在英语中则被称为Chinatown。唐人街不仅是华人社区的聚居地,也见证了华人移民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当时唐朝在唐玄宗的治理下达到了巅峰时期,吸引200多个国家前来朝拜。
唐朝人口数量达到了一亿左右,当时全世界的人口约三个亿。中国人口占了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
唐朝都城长安人口达到百万,也是世界最大都市(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