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在位期间曾经没有册封皇后一事,这一情况一直让人们纷纷猜测。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因为秦始皇心系巴清,所以才没有册封皇后。然而,事实上这并非唯一的原因。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现,秦始皇并不信仰传统的宗教信仰,因此可能并没有在意册封皇后一事。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可能更加复杂和多元。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完成了历代秦王为之奋斗的伟业。在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认为王的称号已经不足以彰显他的功绩,因此自称皇帝,开创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秦始皇登基称帝之后干了很多事。一方面他继续执行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另一方面,他废除分封制,以郡县制和官僚制取代旧贵族的世袭制。除此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使“书同文,车同轨”,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秦始皇虽然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举措,做了许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情秦始皇却始终没有做,那就是册立皇后。历史上的其他皇帝在正式登基或者亲政时都会册立皇帝,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为何一生都没有册封皇后呢?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秦始皇不册立皇后是因为受到母亲赵姬的影响。
赵姬是秦始皇的母亲,她的原名不见于史书记载,赵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东周列国志》。据史书记载,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来被吕不韦送给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嬴子楚。后来嬴子楚回归秦国后继承王位成为秦庄襄王,赵姬也因此成为秦国王后,秦始皇嬴政就是两人的儿子。
秦庄襄王去世后,秦王的位置传给了嬴政,赵姬也因此成为王太后。虽然赵姬身份高贵,是母仪天下的王太后,但是她却品行不端,还与长信候嫪毐有着说不清的关系。在秦始皇眼中看来,赵姬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为母不尊。后来又因为嫪毐叛乱,使得秦始皇对赵姬愈加痛恨。
赵姬对秦始皇的影响很深,她的种种作为更是令秦始皇蒙羞,这也导致秦始皇一生都对女子失去了信任。他登基称帝之后不立皇后,也极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第二种说法:秦始皇不册立皇后是因为巴寡妇清的原因。
巴寡妇清也就是巴清,她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商人,也极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巴寡妇清在丈夫去世之后没有再嫁,而是选择守节从一而终。从此之后,她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做生意中,最终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富有的七位商人之一,成为能够与“商圣”范蠡比肩的一代奇女子。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巴清也在此列。而且,巴清到达咸阳后受到了秦始皇的隆重接待,史书称之为“礼抗万乘”。很多人认为,秦始皇之所以不立皇后,是因为巴清的缘故,是因为秦始皇爱慕着巴清,所以才不立皇后。那么秦始皇不立皇后,真的是因为巴清吗?
无可否认,秦始皇确实非常尊重巴清,但是要说两人之间有什么感情,那绝对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非常欣赏巴清为亡夫守节的行为,誉其为“贞妇”,还特意修建了一座女怀清台来表彰巴清。更重要的是,巴清的年龄比秦始皇大几十岁,她迁徙到咸阳时都已经六十多岁了,所以两人之间不太可能有什么联系。
第三种说法:秦始皇不册立皇后是因为大事未成
秦始皇在扫平六国之后,虽然结束了持续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但是距离真正的一统天下还有着很远的距离。在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百越地区,还有着数不清的部族,他们并不臣服于秦朝的统治。而且,秦始皇在公元前219年发动的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战以失败告终,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不太可能还有心情册立皇后。
从公元前214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先后又发动了两次秦攻百越之战,最终完成了百越地区的统一。此时的秦始皇才真正的统一天下,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只不过,这时候的秦始皇又迷恋上了长生之术,遍寻天下寻找能够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所以,此时的秦始皇恐怕更加丧失了册立皇后的兴趣。
总的来说,关于秦始皇一生不册立皇后的原因,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可能性,第二种说法应该毫无可能性。也就是说,秦始皇不册立皇后,与巴清并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