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字少康,汉朝武将,被誉为古代名将之一。他在军事上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尤以对匈奴的作战最为著名。霍去病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曾几次率军出征,成功地保卫了汉朝的北疆边境。他以忠诚和勇敢闻名于世,被后人传颂为“壮烈风范,杰出军事家”。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西汉名将,官至大司马,封冠军侯,年仅23岁就因病去世。出生家庭
霍去病是其父平阳县小吏霍仲孺与平阳公主府的女婢卫少儿私通所生,母亲卫少儿有弟弟卫青与卫子夫二人。
名字来由
霍去病出生时,姨母卫子夫入宫为妃嫔,舅舅卫青也已被封为大将军,母亲卫少儿可以经常出入皇宫看望妹妹卫子夫。某天卫少儿抱着尚在襁褓的霍去病进宫探望卫子夫,当时汉武帝卧病在床,宫内人说话动作都轻手轻脚,生怕惊动皇帝养病。
卫少儿抱着霍去病在经过汉武帝寝殿时,原本安静的霍去病不知为何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卧床养病的汉武帝猛然听见婴儿的哭声,惊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而觉得身体轻松了不少,病气去了大半。于是便召见哭声的来源,汉武帝见是卫少儿抱着婴儿,便让她坐下,问其为孩子取名了没有,卫少儿回答未曾。

于是汉武帝笑着说道,朕这几天感染风寒,身体不适,这孩子大哭几声惊出了我一身冷汗,这病竟然好转了不少,朕给这孩子赐名叫去病怎么样?霍,霍然迅捷,去病,去除病根。卫子夫连忙叩头谢恩,从此这孩子就取名为霍去病。
年少骁勇,拜冠军侯
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舅舅卫青击匈奴于漠南,率领八百轻骑绕行数百里,穿插之匈奴后方,俘虏斩杀单于叔伯若干,歼匈奴两千余人,勇冠全军。汉武帝大悦,封他为冠军侯,食一千六百户。
公元前121年,19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春季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长驱直入匈奴地区深处,短短几天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焉支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九千人,斩杀匈奴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
夏季,奉命再度领精骑数万,出北地郡,绕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纵深达一千多公里,深入敌后,由西北向东南出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大破匈奴各部,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三万余人,取得决定性胜利。霍去病俘获匈奴王5人及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地区。
自此汉廷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河西戍守生产,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公元前119年,21岁的霍去病受命与卫青各率骑军5万,步卒数十万,分别从代郡和定襄出发,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交战,歼敌七万,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及其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近百,随后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
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基本剿灭殆尽,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班师回朝后,汉武帝封他和卫青为大司马。
射杀李敢
公元前118年,李敢因其父李广之死,怨恨大将军卫青,打伤了大将军卫青,虽然卫青隐瞒了此事,但最后还是被霍去病得知,之后霍去病就在甘泉宫的射猎中射杀了李敢。
冒死进谏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上疏请汉武帝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诸侯王(诸侯王必须去封国上任),以此来避免其他皇子与太子刘据角逐太子之位,造成后宫不稳,波及朝廷统治,危害汉武帝雄霸天下的宏图伟业。
忠孝两全
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的关系亲厚,两人虽然战功显赫,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门客),二人都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不必为求得好名声去养士。
霍去病生为婢子,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邸,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私生子,其父未曾尽过一天当父亲的责任,但霍去病长大得知后,在任骠骑将军出征匈奴前顺道到了平阳县,跪拜父亲,说自己早年不曾得知自己是您的儿子。之后就为父亲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英年早逝
传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诅咒汉军,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病菌。而霍去病在此处饮了带有病菌的水,再加上多次领兵出征的劳累以及长时间处于艰苦恶劣环境,导致对身体造成了无法治愈的伤病。
公元前117年,漠北之战过后一年多,霍去病因病亡故。汉武帝十分悲痛,调遣铁甲军列阵从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并将其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