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22岁时取得的“封狼居胥”成就,堪称古代武将的辉煌巅峰。如果将其映射到现代,这相当于特种部队中最优秀的战士所荣获的殊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霍去病用自己的智勇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书写了壮丽的篇章。这个成就不仅仅代表着个人的辉煌,更成为了一种荣耀,激励着我们每个人追求卓越和勇往直前。
近年来,关于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成就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将其赞颂为古代武将天花板,只因他是唯一一个成功解锁“封狼居胥”成就的武将。
但也有一些声音对其功绩提出质疑。

许多人将霍去病的成就归结为运气,认为这是一个孤例。更有甚至认为匈奴并不算什么强大的对手。
那么,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功绩,究竟有多厉害呢?
天赐霍去病在大汉王朝初创时期,匈奴曾多次大举入侵中原,掳掠无数百姓,夺去大量财富,给汉族子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汉朝当时的实力实在太过单薄,即便是当朝君主也只得忍气吞声。
你可以想象一下,被一群野蛮人辱骂、推搡,却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滋味有多难受?这正是汉朝初年一度陷入的困境。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到了汉武帝的时代,大汉王朝终于积累了一定的国力,有了反击匈奴的实力。
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君主,汉武帝早就盼望有朝一日,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彻底解决掉这个积威已久的难题。
可是,即便如此,要征服如此强大的匈奴,又岂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汉武帝虽然有这份决心,但短时间内难以找到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来指挥这场艰巨的战争。
直到几年后,他才终于发现了这个人选——霍去病。
霍去病出身并不显赫,他的母亲只是一个被贱卖为奴的女子。
但命运往往就是如此戏剧化,就在他出生不久,他的三姨卫子夫被汉武帝赏识,一家老小因此飞黄腾达。
霍去病的舅舅卫青,也在汉武帝的重用下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了对付西北边陲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的主将。
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年少的霍去病并未像京城里那些纨绔子弟那样无所事事、浪费青春。
相反,他对于打仗这种看似危险而又令人兴奋的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和独特见解。
他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才是兵法真谛,关键在于运筹帷幄时存乎一心。一味墨守陈规、生搬硬套,反而不利于取胜。
这种与生俱来的军事头脑,让他在18岁那年第一次踏上战场时,就大放异彩,赢得了皇帝的赏识。
“外挂英雄”元朔六年,面对西北边陲不断骚扰的匈奴人,汉武帝命令霍去病随从舅舅卫青出征,授予他"嫖姚校尉"的官衔。
所谓"嫖姚",旨在表彰霍去病又迅猛又英俊,才貌双全。不料开战后不久,带领着800名精锐骑兵的霍去病,就在战场上销声匿迹了。
作为主帅的卫青心急如焚,自己的外甥如果遇到匈奴那可就危险了啊。但是当卫青重新找到他时,直接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原来霍去病带着麾下800名精锐,迅速杀到了匈奴的重要指挥所后方,对其展开了猛烈的突袭。
经过一番恶战,霍去病的小股部队斩获敌军2000多人,更俘虏了匈奴的一位亲王以及多名高级将领!
这惊天动地的战绩,让远在长安城的汉武帝激动不已,他当即就下诏册封霍去病为"冠军侯",意为冠绝三军英勇。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端。
公元前121年的春天,20岁的霍去病挥师出征,直指河西走廊。这一年,他率领的部队只有区区一万人马,远不及当年卫青麾下的大军。
然而,这支精锐之师却创造了一个叫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他们深入敌腹,时而猛烈出击,时而隐匿踪迹;他们步履不停,昼伺夜行,目标瞄准了匈奴人的京城;再后来,更是将战火一直烧到了西域,最远甚至抵达今天的蒙古国境内!
这一路过去,霍去病所到之处,匈奴人几乎所剩无几。
5个西北地区的属国全部被他连根拔起,匈奴王侯首领几乎被他一网打尽。除了单于本人,几乎所有匈奴的权贵们都曾被他俘虏或斩杀。
随着河西走廊被彻底打通,匈奴在漠北的腹心地带成了汉朝下一个将被瓦解的目标。
封狼居胥面对这最后的决战,汉武帝亲自部署,这一次出征,汉军分成两路,一路由老将卫青率领,一路则由霍去病亲自统帅。
开战之初,卫青奋起直追,将匈奴单于主力击溃;而霍去病则亲统大军,破釜沉舟,奔袭千里直捣匈奴左贤王所部。
正所谓无坚不陷、无险不攻,霍去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匈奴左贤王所部全军覆灭,七万匈奴大军尸横遍野,狼藉一片。
更有匈奴将领80余人被生俘,其中包括左贤王本人、屯头王、韩王将军以及大批相国、当户、都尉等高级将领。
取得对左贤王所部的这场压倒性胜利后,霍去病未曾停歇,他紧咬不放,继续沿着败军的踪迹向北追击。
就这样,汉军沿途扫荡,势如狂澜,最终杀到了匈奴人最神圣的祭天之地——狼居胥山!在那里,年仅22岁的霍去病首次亲自主持了隆重的祭天大典。
这就是后世传诵不已的"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并未就此止步,他怀着要将汉军铁骑驰骋到天涯海角的雄心壮志,继续向北突进,一路蹂躏匈奴残兵。
有记载说,汉军当时的踪迹,甚至一度抵达了今天的贝加尔湖畔!
可以说,经过这一战,匈奴人的气焰几乎已被彻底扫荡一空。他们不得不撤出河西走廊,甚至退至更北、更荒凉的草原地区。
这一仗,使得大汉帝国成功解开了北部边疆的绳索,从此能够深入中亚、更好地开拓丝绸之路。
时代巨星作为一个只有22岁的年轻人,霍去病居然能取得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霍去病就用他的"外挂"般的神力,一个人扭转了汉匈对垒130年的格局,用铁蹄狂奔扫平了这个强大无比的敌人。
可惜元狩六年(前117年),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霍去病却因病早逝,年仅二十四岁。
作为一代武人,霍去病短短四年的战争生涯,堪称人类历史上最瑰丽的战绩。
他在这四年间横扫大草原,凭借出神入化的军事手腕,几乎消灭了匈奴全部的有生力量,斩获十二万匈奴勇士。
这个数字看似夸张,但折算下来,正好占当时匈奴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可以说,单凭一己之力,霍去病就割除了匈奴的头足,令其丧失恢复元气的生机。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以不到25岁的年纪,就轻松完成了两千年来无数名将梦寐以求的"封狼居胥"伟绩。
在那个年代,封狼居胥是一个响当当的壮举,代表着将铁骑踏遍整个草原,占领匈奴神圣不可侵犯的祭天之地。
许多人将此等成就归结为运气,认为这是一个孤例。但事实上,霍去病的成功完全是建立在自身的军事天赋之上的。
他能在短短几年内立下这样的业绩,关键在于他采取了一种与众不同、大胆狂放的作战方式。
了解当年局势的人都知道,面对游牧民族的强劲骑兵,汉军的常规作战一向占据下风。
只要被骑兵拉开阵型,步兵很快就会陷入劣势,继而土崩瓦解。
然而,霍去病并未按照惯例出牌,而是率先打破了汉朝数十年的传统作战模式,主动采用了骑兵游击战术。
这种战术的优势是灵活机动性强,能够借力打力,使敌手疲于奔命。
在对付匈奴时,霍去病总是先行一步,把对手牵制在后方,然后再发起猛烈进攻,将敌军彻底打懵圈,最终轻而易举取得最终胜利。
这种思想的革新,比单纯的胜利更为宝贵。
从此之后,历代中原王朝无惧强手,都有最后取胜的勇气和决心。
尽管后世也出现过一些同级别的名将,但谁能像霍去病一样,仅在短短四年间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22岁高龄就达成"封狼居胥"的伟绩,又有谁能与之媲美?
正是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身份,让霍去病成为永远的传奇。
结尾今日,我们重温霍去病的传奇一生,不仅看到了他年少时惊心动魄的征战,更领会到了他对整个时代和民族的重大意义。
一个出身卑微的年轻人,却用智慧和勇气改写了历史,这种气概和骨气,正是华夏民族所钦佩的。
面对强权和威胁,有胆有识亦有手腕,就能扭转乾坤。这样的英雄传奇,将永远利剑耀武扬我华夏!
参考文献【1】《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2】《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丞相长史任敞曰:“匈奴新破,困,宜可使为外臣,朝请於边。”汉使任敞於单于。单于闻敞计,大怒,留之不遣。先是汉亦有所降匈奴使者,单于亦辄留汉使相当。汉方复收士马,会骠骑将军去病死,於是汉久不北击胡。
【3】《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居岁余,去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