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一些人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君主,而另一些人却认为他是一个暴君。有人认为秦始皇是暴君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他采取了严苛的法治措施,对反对派采取了残酷的压制手段。其次是他在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了严苛的中央集权制度,取消了各地的封建制度,给民众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另外,他还采取了极端的措施,焚书坑儒,破坏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成为了人们认为他是暴君的依据。
现在很多后人对秦始皇的评价都是暴君,觉得秦始皇是极为残忍的。比如他焚书坑儒,动用很多苦力为了自己的私欲去修建阿房宫等。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位暴君,但是纵观历史,他的出现使得我国古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他在位期间所做的贡献也是影响深远。
他之所以焚书坑儒,其实是当时有很多的民间传说,指出了很多预兆都说明了秦始皇即将死亡。比如有人发现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和出言“今年祖龙死”的“仙人”等,秦始皇在晚年时对于这些传说极为害怕,害怕自己去世,于是就不断派人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就在这时卢生和候生站了出来,他们称自己可以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当时的秦始皇也是十分信任他们两位,可是他们俩却带着寻找长生不老药的钱跑路了。秦始皇得知后非常的生气,作为一国之君却被江湖术生欺骗,想想都过不去,于是一气之下就召集了全京城的术生一起活埋了。在《史记》中就有记载,焚书坑儒实际上活埋了四百余人,而被活埋的也都是以招摇撞骗忽悠人的术生。焚书也并不是烧的历史古籍,而是民间书籍,有些虽然是被烧毁了但是还留有副本。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南征百越,北抗匈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修建的万里长城,大家都觉得耗费了很多的人力,很多的百姓也都被拉去做苦力。其实十万里长城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修建的,是由秦,汉,明,等多个朝代共同修建的。以及儒生所记载的修建的阿房宫,是秦始皇为了自己的私欲令六十万苦力进行修建的,其实也并不是这样,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阿房宫并没有建成,只是有了个地基而已,仅仅一个地基需要六十万苦力进行修建?这当然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秦始皇也并不没有让很多的百姓去做苦力,去修建建筑。相反,秦始皇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国富民强,也有百姓进行歌颂。
儒学讲究的是要以礼,以德治天下。在秦始皇时期,修建水利,统一货币和文字等,颁布法令,以法律治理天下。这在儒生眼里这种行为是残暴的,是不人性的,所以儒生便到处宣扬秦始皇是暴君,行暴政,一直丑化秦始皇。后来西汉乃至后世各朝都尊儒家,当时焚书坑儒时就有很多的出身于儒家学派的被活埋,所以才会有一些儒学家对秦始皇进行丑化。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还认为秦始皇是一位暴君。后来经过研究发现,秦始皇在位期间并没有杀很多人,甚至不超过千人,也没有枉杀过一位大臣官员。在统一六国后,也并没有对六国的文臣武将进行杀害,对于六国那些贤才,凡是愿意为秦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也都一律给予高官俸禄。
再后来考古学家在秦墓中的竹笺里发现,秦始皇在位期间制定了关于生态,农业,医疗等各个领域较为完善的律令,当时的百姓生活的也并没有苦不堪言。就比如说秦始皇在位期间确立的中央集权体制,设立了中央直接管理下的郡,县,乡等管理基层结构,而这种管理结构一直延续至今。以及秦始皇统一文字,交通,修建水利等措施,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无完人,从客观角度来看,秦始皇并不是一位暴君,而是一位明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认清事实,凡事都有两面性,要从客观角度去看问题。秦始皇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对国家还是很负责任的,至少他在位时是大一统局面,国家和百姓也都是富国民强。之所以说他是暴君也是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的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