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其中,以《秋夕》为代表的情诗更是让人感动至深。在诗圣的笔下,那些动人心弦的文字仿佛化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诗圣对于爱情、友情、家国等主题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沧桑的感慨,无不触动人心。在这些诗作中,肉麻的情感表达被高级化,充满着深邃的内涵和博大的情怀。这种高级肉麻,让人感受到了充满温情和美好的世界。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杜甫作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大多描写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所以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他应该是个不解风情的学究形象,既不懂儿女风情,又不喜花前月下。但是,历史真相却并非如此。

自古才子多风流,流连勾栏,畜养姬妾,都是平常事,但杜甫却是个例外,他一生只娶一妻,一世只爱一人,一心一意专情于发妻杨夫人。更重要的是,杜甫还是所有大诗人中,作品里提到妻子最多的一位,他对妻子的爱恋与情思,成就了大师笔下的高级肉麻 ,其中尤以千古名篇《月夜》最为感人至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末,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六月,长安陷落,唐玄宗携杨贵妃外逃避难,杜甫亦携家眷逃往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得知后,忠君心切,只身离开鄜州奔向灵武,不料中途却被叛军俘虏,一路押解回了长安。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八月,被幽禁在长安的杜甫深夜望月思家,给妻子写下了最美情诗《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短短8句40个字,却创造了经典,被誉为千古情诗典范。在这首《月夜》中,杜甫开创性地运用了“对面描写”表达法。何为“对面描写”?就是说,明明是身在长安的杜甫,望月思念鄜州的妻子,但整首诗都是以杨夫人为主体,想象身在鄜州的妻子如何想念远在长安的自己。这种写作手法是杜甫的首创,既展现了他惊人的创作能力,更印证了他对妻子的深情——正所谓“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只有相爱入骨,才能如此感同身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今夜鄜州月色皎洁,却只有你一人在闺中举目遥看。
此刻,明明是杜甫一人在长安望月,他却绝口不提自己,反而凭借想象,写出妻子在鄜州看月的情景。思念之情,牵挂之意,尽在其中。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身边虽有儿女相伴,可惜年龄尚幼,还不懂你为何思念长安。
这两句最有名也最感人,杜甫作为丈夫,非常理解并心疼妻子独自抚养儿女的艰辛,所有的责任自己担,所有的心事自己扛,幼子幼女既无法为妻子分忧,也无法理解她对丈夫的牵挂。这是杜甫最自责也最无奈的地方。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染香的雾气打湿了你乌黑的头发,明月的清辉冰冷了你白皙的手臂。
这两句正面描写妻子的美貌,“云鬟”是说妻子头发乌黑如云,“玉臂”是说妻子皮肤光洁如玉。雾气怎么会是香的呢?那明明是妻子云鬟中散发出来的香味,浸染在雾气中,杜甫怀念妻子的香气,这才有了“香雾”的联想。雾气打湿了头发,清辉使手臂生寒,你却浑然不知,说明什么?说明妻子窗前望月思人已久,以至于雾深露重,云鬟沾湿,玉臂生寒。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太美,表达的情感却太悲凉。故后人评曰:“语丽情悲。”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并肩坐在透明的窗帷下,擦干眼泪、共赏月光呢?
最后两句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愿,那就是早日与妻子团聚。此处的“双照”对应前文的“独看”,表达出作者对结束异地生活的殷切期盼。
杜甫的这首《月夜》,不只是思念妻子的情诗,更是忧国忧民的时代之诗,他迫切想要结束的也不只是与妻子的异地生活,更是陷人民于水火的安史之乱。这就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信手拈来,就把对国家的大情大爱书写在对妻子的小情小爱中,浑然天成,一诗两意 ,真不愧为千古诗圣。
参考资料:《全唐诗》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