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炎篡位称帝,开创晋朝时代的背景下,孙皓自封吴主,羊祜则镇守荆州边境,各自展开了不同的历史篇章。这段混乱动荡的历史时期,充满了欺骗、野心与谋略,也包含了许多忠于国家的英雄。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各方势力相互角逐,力争掌握更多的权利和资源,而历史的车轮也在他们的纷争中继续前行。
司马昭病逝,太子司马炎继位晋王。司马炎见天下大势尽在司马家族掌控之中,逼迫魏帝曹奂退位禅让,黄门侍郎张节谏阻,被司马炎打死于殿上。曹奂不得不亲捧传国玺将皇位禅让于司马炎。司马炎建国号大晋,改元为泰始元年,追封司马懿为宣帝,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司马炎每日商议伐吴大计,欲一统天下。
吴主孙休,听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伐吴,忧虑成疾。孙休病逝后,朝中重臣拥立乌程侯孙皓为吴帝。孙皓执政,汹酒好色,残暴凶狠,宠信中常侍岑昏。贤臣濮阳兴、张布谏劝,被斩,灭三族。孙皓大兴土木,残害忠良,朝政腐败。司马炎令名将羊祜镇守襄阳,如有军机,可乘势伐吴。孙皓派名将陆抗领兵防羊祜。陆抗与羊祜相处融洽,两军相安无事。孙皓令陆抗引兵伐晋,陆抗谏吴主修德勿起兵事,孙皓以陆抗与敌人相通为名,罢陆抗兵权。羊祜听闻此事,上表让晋帝起兵伐吴,国内重臣皆言不可,晋帝因此不批其请。羊祜病重,奏请告老还乡,再次建言晋帝伐吴,言吴主孙皓如果逝世,东吴另立贤君,陛下难于伐吴。 晋帝大悟,问谁可担当伐吴重任, 羊祜举荐右将军杜预为都督伐吴。
羊祜为何被称名将?
羊祜清廉正直,为人谦恭。羊祜为官清廉正直,品德操守,闻名朝野。羊祜在拥立司马炎篡位为晋帝过程中,立下大功。羊祜有扶立之功,被封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进爵为郡公,食邑三千户。羊祜怕引起贾充等权臣的妒嫉,辞公爵,只受侯爵。羊祜巩固边防,屯粮训兵。司马炎称帝后,素有吞吴之志。司马炎调羊祜为荆州诸军都督。羊祜上任后,兴办学校,安抚百姓,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屯田积粮,训练军队。羊祜与敌军处理好关系,抓紧时间屯粮制军备。羊祜知道对手是东吴名将陆抗,他知伐吴时机未到,他与陆抗保持良好关系,争取时间,做好伐吴的粮草储备,军器储备。羊祜捉住战机,呈请伐吴。羊祜听闻孙皓夺了陆抗的军权,他认为伐吴时机到了,上表呈请晋帝伐吴。朝中重臣们反对,晋帝没有批准羊祜的请战。羊祜病重为国举荐伐吴人才。羊祜病重,告老还乡,再次建议晋帝趁孙皓执政时伐吴,不然等到孙皓逝世,东吴另立贤君,想伐吴,没机会了。羊祜临终前向晋帝举荐杜预为伐吴大都督。晋帝任命杜预镇守荆州节制诸军,东吴孙皓祸乱朝纲,益州刺史王濬向晋帝上表,请起兵伐吴。杜预请战表也刚好来到,晋帝经秘书丞张华劝说,以杜预为伐吴大都督,决意兵分六路,讨伐东吴。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喜欢此文章的朋友可点赞,转发, 分享,收藏。
刘备的草根传奇生涯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