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3年的一天,秦始皇在朝廷上和大臣们议论朝政。大多数官员都是歌颂秦始皇的功绩,但此时博士淳于越开始唱反调,认为秦始皇不应实行郡县制而应实行分封制等。这其实就相当于一场辩论。然而淳于越越说越有劲,直接抨击秦始皇的很多措施和朝政,使秦始皇心里很不爽。此时,丞相李斯则提议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于是秦始皇采纳了这个建议,开始执行著名的“焚书坑儒”政策。
当时焚书坑儒主要包括两件事,一件事焚书,另一件是坑儒。所谓的焚书就是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大致就是说秦国之外的史书、诸子百家等著作都要焚烧了。坑儒说白了就是活埋了一堆儒生,这件事大多数人都是赞同的,当时坑的都是装神弄鬼的方士。不过焚书大多数人都是反对的。不过秦始皇虽然焚书,但是有一本书秦始皇想焚的,但是不敢焚。这本书就是《日书》。

《日书》这本书很多人都没有停过,但是这本书在秦朝之前名气非常的大。几乎识字的人家都有这本书,而且经常翻着看的。《日书》主要是古人从事婚嫁、生子、丧葬、农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之书,说白了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黄历。《日书》里面把我们国家倡导的天人合一体现的淋漓尽致,做事情讲究要应天而行。这本书包括人一生的生老病死等都有。不过这本书有很好的一点,就是不包括任何的国家政治之类的事情。

秦始皇焚书的时候,也是想焚烧这本书的。不过想想这儿本书的威力太大了,很多人家中一本。如果要是焚烧的人,肯定会引起众怒。而且秦始皇自己也是很相信这本书,还经常翻着看。所以就保留了这本书。
农夫自称前太子,大臣一巴掌解决难题
« 上一篇
汉武帝时期的惊天大案:淮南王刘安谋反案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