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梦蝶,原来含有这样的道理

  庄周梦蝶是《庄子·齐物论》中的哲学命题,出自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之手。庄子以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描述了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并探讨了人不可能确切区分真实与虚幻以及生死物化的观点。虽然故事短小,但它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之一。同时,由于其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了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

  依我看来,本我即是庄周,超我即是蝴蝶,庄周可假设为两层梦境,他先梦到了自己变成了蝴蝶。然后以蝴蝶的身份又做梦变回了自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摇摆不定。庄周希望能像蝴蝶一样的拥有自由。在他人生的晚年,其实他找到了这样一个现实与理想的平衡点,即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回归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生活的所谓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如果是虚拟的、不存在的,或者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一场梦,那么只有梦醒的时候才知道是不是梦。或者说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空间只是众多空间的一个维度。这样的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

  那么我们这个空间也有可能是虚拟的,并不存在。就有点像盗梦空间当中的逻辑,当那时我看完了电影,最后男主角看到陀螺没有停止,电影结束,那么其实有可能一直都在梦里,梦醒了一辈子结束发现还是一场梦,到头来发现一生都其实是一场梦,只要这场梦足够真实。那么虚拟和真实的界定标准就会完全颠覆。而庄子提出的同样是这个问题。

  这个哲理对应如今人们生活压力的普遍大,精神上需要放松,才能更好支配我们体力上的工作,也算增加效益了。所以理解就是庄周梦蝶给我们一个态度,就是要过得逍遥,至于怎么才算逍遥,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