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辟疆是汉朝的天才少年,为什么在史书中记载甚少?

  在《史记》中曾记录了这样一段故事:孝惠帝去世时,吕后十分悲痛,却没有流泪。当时张良的儿子张辟疆只有15岁,他告诉丞相说,吕后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现在他去世了,她却没有表现出伤心之情,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丞相问是什么原因,张辟疆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担心你这些大臣,现在请求他家的亲属去当将军,统领南北军队,等到他们全家人都进入朝廷,在朝廷里掌握了实权,你们这些大臣才能够摆脱灾难。于是,丞相遵循张良儿子的计策去做,太后很高兴。这时,她的哭声才哀痛起来,也标志着吕后一家的崛起开始。

  要知道当时的宰相是陈平,他是中国历史上顶级的谋士,难道他还没有一个15岁的张辟疆看的形式准吗?其实,真相都隐藏在细节背后。

  张良他儿子能够做出这样的计谋,有三种可能,第1个,那就是他真的非常厉害,得到了张良的真传,第2种可能那就是他自己知道了吕后的想法,劝陈平满足吕后的利益,自己是借花献佛的,第3种可能那就是他只是来说话的,实际上真正想和陈平说话的是吕后。

  权谋讲究的是高情商是对人性的暗示,而陈平作为一个老油条,他难道看不出来吗?他真的看不出来,那么张辟疆也不太可能看得出来。张良就是站在了吕后他家的队列,吕后投桃报李,自然对张辟疆很照顾。而张辟疆也自然是自己最好的传话筒。

  陈平作为一个权谋高手。自然也不可能没有考虑过之后的政治格局,而张辟疆这么一个毛孩子,过来给陈平主动献计。陈平也会觉得有点不对。他也觉得这个人更有可能是背后有人指点。那个人就是吕后。

  而之后,吕后兵不血刃的获得了军事大权。其实任何的博弈都是先进行政治暗示,大家都是聪明人能够读懂对手的心。大家不如乐的合作愉快,如果不能那就不是博弈,而是博斗了。

  随后选择张良他儿子也是个妙笔,如果换其他成年人来说,也会干扰到陈平的思考。而张良他儿子这么一个未成年人,幕后主使也就非常清楚了。除此以外,张辟疆说,如果能够让太后心安的话,大家都可以脱离祸患了。他这句话一说,顿时让陈平感受到了阵阵凉意。

  可见,张辟疆这个少年天才只是个利益代言人。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张辟疆这么聪明,在历史上却昙花一现,没有其他事件记录到史书中,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什么高人。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