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但猪的“社会地位”并不重要。然而,在古代情况不同,猪不仅是人们的主要肉食来源,还被用于日常的祭祀活动。简而言之,猪在古代社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在汉代有许多人直接以“彘”为名,如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原名刘彘,以及其左将军荀彘。
网络配图
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猪甚至扮演过重要角色,例如广为传颂的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就与猪有关。
春秋后期,越国遭受吴国重创,勾践知耻后勇,发愤图强。勾践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不仅有志向有决心,还付出了实际努力,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大力发展养猪业。越国当时养猪的规模很大,有专门的饲养人员,也有“豕山”这样大型的养殖场所,“鸡山、豕山者,勾践以畜鸡豕。”(《越绝书》卷八)
网络配图
至于勾践号召养猪的目的,一是为了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无论生男生女,都有奖励,“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国语?越语上》)春秋之际,食用猪肉并不像今天这样普遍,一般老百姓吃顿肉不容易,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古稀之后才能享受,所以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网络配图
勾践拿猪来奖励老百姓生育,足见复仇决心之大。养猪的另一个目的是强兵。直白点说,就是改善士兵们的伙食,提高战斗力,为讨伐吴国做充分准备,“将伐吴,以食士也。”(《越绝书》卷八)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一块块肥肉,可以强壮一支军队。
罕见:揭秘1600年前玛雅王室古物
« 上一篇
历史上秦始皇要找的不死之药 究竟是什么东西?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