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孟浩然一生隐居山林,原来是因为心有诗意,追求超凡脱俗

大诗人孟浩然一生隐居山林,行走在青青翠竹间,吟诗写意。他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渴望感悟自然之美,拥抱心灵的宁静。在这片山林中,他用清丽的文字描绘着山水风景,流连于悠远的山野间,感受着岁月的流转,领略着生命的无穷。他的心,如那飘逸的云,如那清澈的溪水,如那苍翠的竹林,永远怀抱着一颗诗意的心,追求着那份超凡脱俗的生命意趣。

孟浩然唐代著名隐逸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李白与他交厚,甚为推崇,有诗赞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那么,既然孟浩然如此大才,为何没有在朝为官?连潇洒飘逸的李白都走后了门,去长安过了一把官瘾呢。

其实,孟浩然也想出仕做官。他四十岁的时候曾赴京科考。然而,没有中举。考不中,还可以再考啊!韩愈考了三次才中举的。但是,此后就没有孟浩然再考或当官的记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或许《唐才子传》中给出了答案。该书记载孟浩然名落孙山,却有幸在京城结识了王维,成为忘年之交。

一日,孟浩然受邀至王维府中把酒谈诗。下人忽报玄宗驾到。孟浩然一介平民,不敢面圣,就躲到了床下。

王维是个老实人,不会也不敢隐瞒,指指床底,交代了实情。玄宗又好气又好笑,他亦闻孟浩然的诗名,就命出来相见。

可以想象一下,从床底钻出的孟浩然是多么狼狈,多么尴尬!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老天爷有时候就喜欢跟我们开玩笑,让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时候却迎来人生重要的时刻!

玄宗问:“孟卿大才,何以科考不中?”

孟浩然挠挠头,答:“其他科目都还好,就是科目三太难了,没跳好。不对,是没答好!”

玄宗道:“哪里难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难度,不要睁着眼乱说,朝廷办科考很难的。有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学识涨没涨,有没有认真读书?哎,算了,朕今天心情好,你给我吟诵几首新作吧。”

孟浩然惶恐,慌不择诗,就顺口吟诵了《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玄宗听了两句,脸色变得阴沉,心道:“你不是来求官,是要上山隐居啊!”

孟浩然不察,依旧诵道:“不才明主弃……”玄宗再也听不下去了,怒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只因玄宗的这一怒,从此,孟浩然只能隐居山林,再也无缘科场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